文章來源:未知 發布時間:2025-05-27 15:53 作者:admin
今日(2025年5月27日)11時57分左右,山東高密友道化學有限公司一車間突發爆炸事故,現場火光沖天、濃煙彌漫,爆炸沖擊波導致方圓一公里內建筑門窗震碎,玻璃碎片散落一地。事故發生后,當地消防、應急等部門迅速趕赴現場,對周邊一公里區域實施封鎖,組織人員疏散并開展救援。目前,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,傷亡情況尚未公布。
從現場視頻可見,爆炸車間鋼結構框架嚴重損毀,設備焦黑變形,部分區域仍在冒煙,消防員持續噴水降溫。讓我們一起祈禱,希望沒有人員傷亡。
2023年8月高密燃氣閃爆致2死2傷的前車之鑒猶在眼前,此次事故再次為化工行業敲響安全生產警鐘。生產企業、工廠因為機械設備多、工作量大,因此在生產經營中更要小心。那么企業該如何做到安全生產呢?
一、責任落地,構建全員防控體系
好多企業安全制度貼滿墻,發生事故時互相甩鍋。因此要嚴格落實責任機制,將責任落實到人。
崗位責任清單化:細化從管理層到一線員工的安全生產責任,推行“班前會”安全提醒制度,確保每項操作有標準、有監督,例如,車間主管需每日記錄設備運行參數、危化品存量等關鍵數據,對違規操作承擔直接管理責任;班組安全員負責崗前安全確認,確保員工防護裝備穿戴規范。
合規升級:高危環節作業實行 “申請、審核、監護、驗收” 閉環管理。作業前需由技術人員核查環境監測數據(如可燃氣體濃度、氧含量),作業中配備雙監護人(生產負責人與安全專員),作業后留存影像記錄備查,嚴禁簡化審批流程或默許 “經驗操作”。
二、加強現場管理
施行5S管理方式,定置擺放工器具、設備設施、原輔材料、危險化學品、消防器材等。在廠內張貼各類標簽、警示標志、安全操作規程、應急響應程序等。勤檢查、勤清理、勤歸位、勤更新。
每日班組巡查、每周專項檢查、每季度綜合排查相結合,針對危險化學品存儲、動火作業、有限空間等場景重點檢查。
三、嚴格廠區內火源管控
在廠區內,嚴格禁止危險作業操作。不斷強化廠內叉車、運輸車輛、特種設備等作業管控。
四、加大安全生產投入經費及預算
及時對廠房的建筑耐火等級升級,主要建筑構件全部使用不燃燒性。并設置廠房火災自動報警、自動滅火設施,制定應急預案,加大經費投入。
五、加強人員培訓
為保證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,熟悉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,掌握崗位操作技能和應急處置措施,應定期對員工進行安全培訓,組織消防演習,不斷強化安全管理,消除不安全因素,控制不安全行為。
每季度組織全員參與的消防與泄漏應急演練,重點訓練低姿匍匐逃生、濕布防毒、初期火災撲救等技能。同時與屬地消防部門建立聯動機制,配備可燃氣體檢測儀、防爆工具等專用裝備,確保事故初期可控
六、保持安全出口,疏散通道暢通
保持安全出口、疏散通道暢通,不得堵塞、占用、封閉。不得在疏散通道內停放電動自行車、堆放雜物等;嚴禁在樓梯間、疏散通道內給電動車充電。
安全生產是企業的生命線,更是社會的底線。高密爆炸事故的慘痛教訓警示,化工安全絕非“文件落實文件”,而需真金白銀的投入與刀刃向內的改革。企業必須摒棄僥幸心理,將安全管理從被動應付轉向主動預防。無論是高危化工還是傳統制造業,唯有繃緊責任之弦、織密制度之網、練強應急之能,才能真正實現防患于未然。
安全無捷徑,唯有嚴字當頭、細處著手。每一個隱患的消除,都是對生命的守護。